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被打伤,是否属于工伤?
2021-08-04 17:02:49 449 来源:慧法顾
上诉人(原审被告):郑吉鑫。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鞍钢附企矿渣制品厂
上诉人(原审被告):郑吉鑫。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
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鞍钢附企矿渣制品厂
上诉人郑吉鑫因工伤认定一案,不服海城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20)辽0381行初224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停止公开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郑吉鑫系鞍钢附企矿渣制品厂的司机。2019年8月6日12时许,在鞍钢附企矿渣制品厂车队大院休息室二楼楼梯处,郑吉鑫与其所在车队队长董国松因布置工作问题发作争论,郑吉鑫被董国松打伤。经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2019)辽0304刑初368号刑事判决,董国松犯成心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于2020年3月23日受理了郑吉鑫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经调查以为郑吉鑫的情形,不契合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于2020年4月17日作出鞍人社不认字(2020)00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议。郑吉鑫不服诉至本院。
原审法院以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县级以上中央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的规则,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具备工伤保险工作确认的法定职权。本案中,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向本院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被告郑吉鑫被董国松成心伤害事实,固然与实行工作职责有一定的联络,但并不是直接的,被告受伤的直接缘由是被别人打伤,这一事实已被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2019)辽0304刑初368号刑事判决所确认。因而,郑吉鑫遭到的暴力伤害与其实行司机职责之间不具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络,不契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则的因实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等不测伤害的情形。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则,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事实分明,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契合法定程序。被告关于被告适用法规错误,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则的主张,因不契合法规规则,本院不予采信,故郑吉鑫的诉讼恳求,不予支持。综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则,判决:驳回郑吉鑫的诉讼恳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郑吉鑫承当。
上诉人郑吉鑫上诉称,一审讯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2019)辽0304刑初368号刑事判决书已明白阐明上诉人郑吉鑫是因请示服从哪级指导工作布置问题时,被董国松打伤,契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则,应当认定为工伤,恳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2020)辽0381行初224号判决书及被上诉人作出的鞍人社不认字(2020)00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并重新依法作收工伤认定决议。
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辩论称,郑吉鑫不服从主管指导工作布置,拒不实行工作职责的行为与其应实行工作职责相悖,上诉人郑吉鑫所受的暴力伤害与其实行工作职责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络。综上所述,我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认定事实分明、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请法院驳回上诉人郑吉鑫的诉讼恳求。
被上诉人鞍钢附企矿渣制品厂辩论意见与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分歧。
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分歧。
本院以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县级以上中央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担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的规则,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具备工伤保险工作确认的法定职权。本案中,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向法院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上诉人郑吉鑫与其所在车队队长董国松因布置工作问题发作争论,后上诉人郑吉鑫被董国松成心伤害的事实,这一事实已被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2019)辽0304刑初368号刑事判决所确认。因而,郑吉鑫遭到的暴力伤害与其实行工作职责之间具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络,契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则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实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等不测伤害的情形。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作出的鞍人社不认字(2020)00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系适用法律错误。综上,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改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二项、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判决如下:
一、撤销海城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20)辽0381行初224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于2020年4月17日作出的鞍人社不认字(2020)00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
三、责令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在本判决生效后重新作出详细行政行为。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上诉人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担负。
本判决为终审讯决。
-
2021台湾律师事务所排名(台湾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 2021澳门律师事务所排名(澳门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2021-07-14
- 2021山西律师事务所排名(山西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2021-04-22
- 2021香港律师事务所排名(香港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2021-07-14
- 2021河南律师事务所排名(河南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2021-07-01
- 2021重庆律师事务所排名(重庆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2021-07-12
- 上海土地增值税怎么计算(土地增值税计算器2021) 2021-08-10
- 2021广西律师事务所排名(广西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单) 2021-07-12
- 虚开2000万可以判缓刑? 2021-09-29
- 变更公司名称的通知函模板 2021-11-04
-
7月前
罗大哥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20 人
问题:新房还沒装修入住物业就要我们交物业费,请问这合法吗
分析:国家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管理合同中规定业主要支付装修管理费,那么业主就要按合同支付管理费;如果双方并没有这种约定,那么物业管理公司就不能向业主收取装修管理费
-
7月前
林二七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2 人
问题:跟朋友一起喝酒,结果因为他喝太多导致死亡,其他跟着一起喝酒的朋友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么
分析:你好,以上情况如果没有强制劝酒等情况不应当承担责任,具体可以面谈帮助分析。
-
7月前
罗大哥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20 人
问题:我想和丈夫离婚,但他向我要钱,不给钱就不离,我该怎么办。
分析:你好,可以去起诉离婚
-
7月前
王飞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6 人
问题:您好,我的跟别的男人跑了三年了,也联系不上,我想离婚怎么离婚呀
分析:您好,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因找不到被告而无法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或其它方式送达诉讼材料和开庭传票的,可由法院进行公告送达,公告期为公告刊登之日起60日。60日后,若对方不到庭,法院会缺席宣判的。
-
7月前
王飞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6 人
问题:被流浪猫狗咬伤谁担责?
分析:您好,如果流浪狗和流浪猫被人收留了,流浪狗和流浪猫的收留者就是动物的管理人了,被人收留的流浪狗和流浪猫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管理人也就是收留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只是好心人路过的时候或者偶尔去喂养它们一下,流浪狗和流浪猫没有事实上的主人或者管理人,这就无法确定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这种无人管理的流浪狗、流浪猫伤人的案例目前在我国存在法律空白。
-
7月前
王飞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6 人
问题:农村盖房子时工人摔伤应向谁索赔?
分析:您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黄某系发包方,与孙某形成了建房承揽合同关系,孙某与李某则为雇佣关系。李某因脚手架松动而摔下,如其并不存在过错,则孙某作为雇主应对李某在建房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黄某欲建四层楼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方来承建。黄某在明知孙某无任何资质的情况下而选用孙某为承建人,其在承建人的选用上存在过错。故李某可要求黄某与孙某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
8月前
罗大哥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20 人
问题:车辆买卖未过户,事故风险谁承担
分析:您好,我国《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四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就是说,机动车买卖,只要车辆交付给了买主,车辆的所有权就立即发生转移,未过户登记不影响所有权转移和风险承担。车辆交付后而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其间发生事故,责任也应该是由车辆的买受人承担。
-
8月前
林十八 · 普通用户 近期解答 1 人
问题:房屋采光权受损害怎么办
分析:根据《物权法》第八十九条对采光权进行了明文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当采光权受到侵犯时,《物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受害人可选择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受害人依据《物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是否侵犯采光权’首先要看影响采光和日照的房屋是否属于违章建筑。如果是经过审批的合法建筑,则当亊人可以另行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按照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决。你可以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对方当亊人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